中国最深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首位乘客是上海同济大学周怀阳教授
2013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正在中国南海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这个航次与以往海上试验最大不同就是搭载科学家下潜至海底实地观察和取样,服务科学研究。
17日16时30分左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南海一冷泉区海底回到母船甲板,标志着“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下潜任务顺利完成。此航次进行了4个小时水下作业,现场总指挥表示,这次下潜超额完成了预定任务。
18日,“蛟龙”号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首位“乘客”是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怀阳。
周怀阳出舱后,接受了其他5位科学家特殊的“欢迎礼”――浇水。五塑料桶水逐一浇在周怀阳身上,他浑身湿透,现场一片掌声和喝彩声。“坐着中国人自己的潜水器下潜我已经等了10多年了,今天真的是特别激动。在潜水器里听着中国话,看着中国字,感觉很好,很愉快。”周怀阳说。
“今天在水下看到了非常壮观的景象,相信有了‘蛟龙’我们能有更多发现,更好地了解深海。”周怀阳说。
周怀阳说他等中国人自己的潜水器已经等了10多年一点都不为过。早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筹备和论证阶段,周怀阳就是坚定的支持者,希望中国能早日有自己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1000米和3000米海上试验前,周怀阳负责为潜水器在南海选择试验海区。
对于“说中国话、看中国字”的真切感触则来源于他2006年乘美国“阿尔文”号下潜的经历。当时,周怀阳作为中方首席科学家参加了中美联合深潜航次,他还为此自行设计开发了深海热液喷口原位温度长期探测系统,并使用这个系统成功进行了国际深海海底首例人工黑烟囱生长实验。
“最明显的感觉就是‘阿尔文’号小,‘蛟龙’号里面环境更好,更舒服一些。”周怀阳说。
1961年出生的周怀阳能成为“蛟龙”号首个下潜科学家,除了因为他是中美联合深潜航次中方首席科学家、有下潜经验以及是“蛟龙”号正在执行的“南海深部计划”成员外,还源于他在深海环境科学、极端环境地质地球化学、海底矿床学和海底原位探测技术等方面较高的学术成就。他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178篇,其中发表在“Nature”(《自然》)等SC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达58篇。
2013年2月14日,周怀阳为第一作者的《支撑马里安隆起亏损地幔的薄洋壳证据》论文在美国《自然》杂志上正式发表,这是我国海洋地质学界首篇第一作者的“Nature”杂志论文。这项研究成果来源于他在2009年至2010年在“大洋一号”环球科考中担任航段首席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对这篇论文评价道:“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深海硬岩石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是中国在大洋岩石圈研究上头一回出彩。”
周怀阳同事、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杨群慧告诉新华社记者,周怀阳教授一大性格特点就是非常直率。2010年“大洋一号”结束环球科考返回青岛时,记者曾采访过他,当时他就直言不讳地表示,如果世界最先进深海与大洋的科学技术是100分,中国在技术方面只有30分至40分,而在科学方面只有20分至30分。
2002年周怀阳开始自主研发我国首台高温高压开放式深海生物地球化学实验研究平台,2008年指导其博士生利用这个平台在国际上首次模拟海底热液环境成功合成了丁烷和戊烷,这项成果对油气无机成因研究和地球生命起源研究意义重大。这次参加“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他的团队也带来了不少自制的设备和仪器。
此次“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有6名科学家随船,虽然没有指定首席科学家,但其他5位科学家都一致推举周怀阳为科学家负责人。周怀阳对下潜非常期待,多次向现场指挥部请缨,希望能给每个科学家一次下潜机会。海况不好时,他就带领科学家做常规科学调查,有时甚至在夜间作业。
6月17日,“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潜带回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碳酸盐气囱样品和一些贻贝样本,周怀阳异常兴奋,不停地向队员讲解这些样本的科学研究价值。
17日晚,得知自己将作为首位“乘客”下潜后,周怀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并没显露出高涨的热情,而是显得十分“乖巧”。他说:“我下去都听潜航员,只让潜航员问我,我不指挥潜航员。”但采访结束后,他迫不及待地研究17日潜水器拍摄的冷泉区视频资料,准备取样仪器,和潜航员沟通,一直准备至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