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清《四库全书》的总编是纪昀

该系列: 清四库全书 共 3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编辑《四库全书》初期的一项规模浩大的重要活动就是在全国范围访求征集图书。

乾隆三十七年正月,高宗开始下诏各省征集图书。次年二月,成立了《四库全书》编纂馆,当时领导这项工作的是乾隆特派的三位皇子和几位军机大臣。

实际上负责这项工作的是总编纂官纪昀和总校官陆费墀。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修成,直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陆续抄成7部,分藏南北七阁,前后长达15年之久。先后任命的正副总裁以下官员360人,参加抄写、装订的有3841人,总数不下4200人。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乾隆间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

其学旁通百家,于学术之是非、诗文之流派颇能辨析。《四库全书总目》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多由其撰写。

《四库全书》是近3000人经过10余年共同努力的成果,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乾隆本人。

清代以前的君主们大都置身于典籍制作之外,对丛书类书的编纂、目录的编制不大过问。而乾隆对《四库全书》的编修工作则管得十分具体,他不仅下了几十道诏谕,而且经常亲自检查进度和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奖有惩,赏罚分明,这就有力地保证了《四库全书》的修撰质量。

编纂人如纪昀、陆锡熊、邵晋涵、周永年、戴震、朱筠等,确是尽职尽责,他们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了500多种非常珍贵的书,并对征集来的图书——辨别真伪,考究版本,叙述书旨大意,撰成《四库全书总目纲要》,对历代学术进行了比较全面地总结,使读者得以了解各书的内容及版本源流。

同系列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