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本系统论述土地利用的农书《陈旉农书》作者是宋代道士陈旉
陈旉(读音“夫”),籍贯不详。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生;约南宋高宗和孝宗年间(1149一1189年)卒。农学研究者。
陈旉的名字,因所著《农书》而得以流传后世。从《农书》的内容和序、跋中,可约略知道他在书写成前后的活动,及其学术成就和思想状况。
陈旉一生的主要活动时间,是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江南地区,从六朝起开发,经过隋、唐和五代时吴越、南唐的继续经营,到北宋统一全国以后,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已经达到很高水平。江南“泽农”,和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旱农”,在生产上有很大不同。江南以高产水稻为主要作物,桑蚕为辅;黄河流域则以禾、麦为主要作物。此外,江南地区气温较高,无霜期较长,雨水较多,相对湿度较大,地下水位一般较高;加之,地形复杂,河流湖泊密布,港汊纵横。
因此,黄河流域的农业经营方式不适用于江南,而宋以前的农书,全都是反映北方“旱农”生产情况的,江南需要有当地的农书。陈旉《农书》就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陈旉《农书》完成于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这时他已74岁高龄。南宋王朝建都临安(今杭州市)的最初几年,乃至十几年,黄河流域迁移到江南的大量各种非农业人口的生活所需,以及包括“岁币”在内的一切政府开支,都只能出自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这样,在短时期内就促使太湖流域的农业生产以历史上少有的快速前进,蚕桑生产尤其空前地发展起来,有些农民宁可放弃种植水稻而种植桑树。《农书》中提到“湖中安吉”的桑树嫁接情况,可见该书所反映的,正是南宋初期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
陈旉《农书》自序的最后,署名为“西山隐居全真子陈旉”。“全真子”为道教徒之称呼。据此,陈旉当为道教全真派的道徒。全真教是宋、元道教的大家,创教于“靖康”(北宋钦宗年号,1126—1127)以后。全真教提倡济贫拔苦,先人后已,与物无私;并主张道、释、儒三家合一。道徒多为“河北之士”,不尚符录,不事烧炼,有少数人还从事抗金活动,大多则凭借耕囚凿并自食其力,“不求闻达于诸侯”。
陈旉也是“平生读书,不求仕进,所至即种药治圃以自给。”由于陈旉在“西山”等处“躬耕”过,取得相当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实践经验,所写《农书》不是“誊口空言”,他自信地说“是书也,非苟知之,盖尝允蹈之,确乎能其事,乃敢著其说以示人!”加之,陈旉写《农书》为的是“有补于来世”。因此,其书有较强的实践性,在生产中行之有效。
与陈旉《农书》第一次刊刻有密切关系的洪兴祖,好古博学。对《易》尤深有研究。他做过广德军(今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和真州(今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的地方官,对农业生产很重视。《农书》写成后。陈旉亲自送到真州去给洪兴祖阅看,请他支持刊刻。
洪兴祖很敬重陈旉,说他能贯穿出入于“六经诸子百家之书,释老氏黄帝神农氏之学”,而且“下至术数小道,亦精其能,其尤精者《易》也”;对《农书》,洪兴祖“读之三复”,并将《仪真劝农文》附于其后,命人刊刻,在所辖地区广为传播。共同的志趣和爱好,把洪、陈二人结合了起来。所以,他们第一次见面就谈得很投机。
宋儒治经,重《易》、《春秋》、《礼记》。而又着重在《易》中寻究哲理。同时,宋儒常以自我为中心,敢于独立思考,另立新说。陈旉受当时学术思潮影响,写作《农书》时,从研究方法到编写体例,都力求突破以往农书的框框。他认为后魏时的《齐民要术》和唐代的《四时纂要》等农书“迂疏不适用”。他不抄书,着重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即使引用古书,也努力融会贯通在己的文章里。
陈旉《农书》是以种稻、养蚕为主的江南农学专著,也是私人著作的地区性农书的典型。由于其针对性较强,对水田地区农业生产有所禆益。在南宋,除洪兴祖首次为之刊刻外,宁宗嘉定七年(1214),绍兴余姚知事朱拔和高邮军(今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的汪纲,又将《农书》再次刊刻传播。朱拔和汪纲都是新安(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人。
明代以来,《农书》的刊本、抄本、单行本、合编本有多种。目前有《永乐大典》本、《四库全书》本、《函海》本、《知不足斋丛书》本,以及与《蚕书》或《耕织图诗》的合编本等。除旧有版本外,1956年中华书局曾根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排印过一次,首尾附件较完全。1965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万国鼎的《陈旉农书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