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第一座乡村小学和乡村师范学校的是陶行知先生

该系列: 教育家陶行知 共 3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现代教育家。

原名文濬(读音“俊”),因信王守仁“知行合一”之说,改名知行,后又易名行知。

安徽歙(读音“射”)县(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

1914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后赴美国留学,先入伊利诺大学攻读市政,再入哥伦比亚大学学教育,曾师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学习。

1916年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等职。

1923年,同晏阳初等发起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本》,推行平民教育运动。

1926年起草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1927年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称晓庄学校)。

1932年办生活教育社和山海工学团。

提出“生活教育”的理论,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治心”。

还提倡“小先生制”以开展民众教育,设想以教育为主要手段来改善人民生活。

一二九运动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影响下,积极宣传抗日,参加民主运动,在实际斗争中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应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务。

1939—1940年创办育才学校、社会大学,培养出许多革命人才,并曾帮助一些进步青年去革命根据地。

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等。

同系列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