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纪念币也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黄金铸币
2014年5月21日,北京诚轩拍卖公司2014春拍“古钱、银锭、机制币”专场上拍了一枚汉代金质“五铢”钱,最终以8.05万元成交,成为全场成交身价最高的古钱币,引来泉界广泛关注。拍卖资料显示,此泉直径26毫米,重量7.7克,非常精美漂亮,存世罕见。
五铢钱始铸于西汉武帝时期。西汉初期沿用了秦代的货币制度,仍然铸造使用“半两”钱。因秦钱太重不方便行用,从汉高祖刘邦开始铸造使用减重的半两钱。为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甚至允许民间私人铸钱,导致半两钱越铸越小,越铸越轻,钱币重量从秦半两的枚重十二铢一直减重到枚重不足二铢,造成铸币失控和币制混乱、通货恶性膨胀等严重后果,半两钱濒临崩溃,流通市场一片混乱。
为彻底解决货币问题,汉武帝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公元前118年(元狩五年),汉武帝进行第四次币制改革,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起先允许郡国铸五铢,然郡国五铢书体、纹饰及铸造水平不一,“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铸五铢钱”,“于是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径26毫米左右,穿径约10毫米,重量以3—4克者居多,少数超过4克。
五铢钱大小轻重适中,形制美观,合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便于使用,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等朝代均有铸造使用,历时长达739年。“五铢”钱成为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铸造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
五铢钱绝大多数为铜质,金质“五铢”钱非常罕见。
目前所知,有明确出土及收藏记录的金质“五铢”钱仅见三枚:两枚为1980年陕西咸阳出土,现分别藏于国家博物馆及陕西历史博物馆,另一枚为1990年洛阳钱币学会收集。三枚均为方孔圆钱,直径为26毫米,正背面均有轮廓,正面左右横书篆文“五铢”,“五”字交笔缓曲,“铢”字的金字头呈三角形。
此次上拍的金质“五铢”钱,形制与上述三品金五铢均十分相似,尤其钱文“五铢”笔法与国家博物馆藏品如出一辙。对比陕西西汉上林苑和建章宫故址等出土的上林三官钱范及五铢钱实物,不难发现现存的几枚金五铢及拍品的形制特征与汉代上林三官五铢钱相近。
关于金五铢的性质,目前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上林三官铸造的开炉纪念币;一种认为是赏赐货币。《史记-平淮书》记载,元狩四年“大将军、骠骑大出击胡,得首虏八九万级,赏赐五十万金”,说明汉代有以黄金行赏之例。笔者以为,出土及传世金五铢钱如此珍罕稀少,犹如凤毛麟角,说明汉代金五铢应该不是作为社会流通货币使用,用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赏赐、馈赠的可能性较大。
金五铢是目前发现的方孔圆钱中最早的黄金铸币。
黄金是贵重金属,在我国使用黄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商周时期就已经使用黄金作为装饰品或当作赏赐馈赠物。
从文献记载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黄金流通于上层社会,而且只在国际礼聘、游说诸侯、国王赠赏时才使用。战国时期的楚国最早把天然黄金制成一定形状,钤上货币名称,称为“金版”,作为称量货币使用。
秦汉时期仍然将黄金铸造成圆饼或板状,多以斤两计算,作为货币称量使用。
作为称量货币,每次使用黄金需称重量,交易结算非常不方便。
尽管金五铢可能还不是真正的流通货币,但它的出现,是黄金由称量货币向黄金铸币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黄金货币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规律,在我国货币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