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类书也是中国活字排印字数最多的书
中国何时用铜活字印书尚无确切年纪可考。
但到了15世纪末(明朝弘治初年)开始兴盛起来。中国现存最早的铜活字印本书就出于此时。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福建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原为宋朝刻书业中心,此地的书商也采用过铜活字印书,最有名的印本为蓝钱“芝城铜板版”《墨子》。
清代康熙末年,宫廷曾刻有铜活字,印刷过天文、数学、音乐方面的书籍,清代铜活字印刷以内府本《古今图书集成》为最著名。
《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1万卷,目录40卷,雍正四年至六年(1726-1728),清内廷以铜活字用大小两种字体排印了65部,每部5200册。
这是我国用活字排印的字数最多的一部大型书,其卷轶之富、排印之精,史无前例。
可惜,所用铜活字在乾隆年间被熔毁而充作铸钱原料了。
清朝福建商人林春祺,从18岁开始请人刻活铜字,费了21年时间,耗去白银20多万两,到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完成正楷体大小铜活字40多万个,他是福建福清县龙田人,因而把铜活字命名为“福田书海”。
这批铜活字曾印过顾炎武的《音论》、《诗本音》和一部军事丛书〈水陆攻守战略秘书〉等7种书。
更值得称赞的是,林春祺还写了一部《铜板叙》,记录了他刻制铜活字的原因和经过,这是继沈括记毕昇制泥活字,王祯、金简记述木活字文献之后,记述制铜活字印刷技术的珍贵文献。
明清两代遗存至今的铜活字印本尚有20余种,大部分收藏在国家图书馆。明清两代民间制作的铜活字和清代宫廷制作的铜活字都是手工雕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