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杏林文化之开宗为“建安三神医”之一的董奉
董奉与杏林的故事是中国道教文化和医药文化交融的典范,他的高超医术和精神品质感召了后世无数的良医贤士。千百年来,在中国传统医学的语汇中,“杏林”一词几乎就是中医的代名词。
从古至今,医生都以位列“杏林中人”为荣,医著以“杏林医案”为藏,医技以“杏林圣手”为赞,医德以“杏林春暖”为誉,医道以“杏林养生”为崇。
“杏林”已成为中华传统医学的代名词,它来源于杏林文化之开宗——被称为“建安三神医”之一的董奉(另两位医圣是南阳张仲景、谯郡华佗)。
董奉,又名董平,字君异,东汉末年东吴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人。
董奉自幼信奉道教,对医术也很感兴趣。他钻研多种治病的知识,采集各种药用树木花草加以研究,发现了许多古代没有的病理、医理和药理。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外戚专权,军阀割据,战事不断,加之水旱蝗灾连连不绝、疫病流行,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日趋激化。
张角创立的太平道高举“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大旗,作为太平道教的董奉,参加了“黄巾起义”。
起义失败后,他不得已开始了以施医疗疾为生的流亡之路。
起初,他选择了交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一带。有一日,董奉在行医途中,遇到得恶性疾病已昏死三天的交州刺史,董奉将几粒自制药丸塞入刺史口中并灌进一些水,捧着他的头摇晃,让他咽下去。
一顿饭的功夫,昏死的刺史便神奇般地张开眼睛,手脚也能动弹了,脸面颜色也渐渐恢复正常了,半天之后竟然能坐起来,到第四天便能说话,完全恢复了健康。
此事传开后,董奉一时被人们称为“神医”。
刺史给了董奉丰厚的待遇,但董奉委婉地谢绝了,接着踏上他的行医路。
然而,这种安定的好景并不长久。由于军阀势力重新瓜分交州,董奉恐遭不测,于公元207年左右,被迫选择了庐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作为隐居之地。
董奉隐居庐山后,继续为人治病。但是,他治病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病情严重的,被治愈后要在他的住所旁边种五棵杏树;病轻的人,被治愈后种一棵杏树。
这个规矩延续数年后,董奉住所旁已经有了十多万棵杏树,蔚然成林。每到夏秋季节,杏树果实累累。
董奉又立一块牌子在杏林旁,上面写着:一筐杏换一筐谷。这样,董奉又换得了很多的稻谷,他用这些稻谷救济贫穷的百姓。
此后,“杏林”、“杏林春暖”就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话。
因董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杏林”从此成为中医的代名词。
在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里,在医界代代相承的效仿中,在文人墨客的诗文里,“杏林”形成了广泛的价值认同转换成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体现的是根植大众心中的寄托与追求,是医德、医技的表达,是强劲的民族文化体现。这正是杏林文化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同时也是传统中医药文化精神的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