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脉经》由西晋名医王叔和编撰

该系列: 西晋脉经 共 2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脉经》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的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是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

《脉经》是魏晋时期的医学家王叔和的脉学专著,这部作品将我国脉学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促进了中医诊断学的发展。

脉诊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医诊断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在世界医学史上的独特创造。

《周礼》、《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古籍中都有关于脉学的记载。

但是,这些资料却非常零乱、繁杂,说法很不统一。

为了提高脉学的科学性,更好地发挥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王叔和觉得需要将其系统化和规范化,于是,他毅然担起了撰写《脉经》的重任。

王叔和曾做过太医令,他利用这有利的机会,搜求各种脉学资料,旁征博引,采摭群论,然后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按照“百病根源,各以类相从”的方法,分清纲目,依类编排,精心整理,终于在公元260年完成了这部伟大的著作。

全书共10卷,97篇,10万余字。

《脉经》的突出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归纳并整准确描述脉象

《脉经》第一次对古代医学文献散载的30余种脉名进行整理,总结归纳脉象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24种,并准确描述了各种脉象在指下的不同感觉。

比如所载:“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以后历代中医著述对于脉象的描述,基本都未离开《脉经》的基本概念。

首开脉象鉴别先河

《脉经》在提出24脉象后,紧接着提出浮与芤、弦与紧、革与实、滑与数、沉与伏、微与涩、软与弱、迟与缓八组相类脉,提醒医生要注意脉象的区别对照,对后世医家对脉象的鉴别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确立三部脉法和脏腑分候定位

《脉经》在与《难经》的基础上,将寸、尺二部脉法发展为寸、关、尺三部脉法;把《内经》遍身诊脉法之三部加以发挥,解释为掌后脉口寸关尺三部,并以寸关尺三部各有天地人三候,合为九候。

这种“寸口三部九候”的提法是最早的。

它还提出寸关尺三部左手依次候心小肠、肝胆、肾膀胱,右手依次候心小肠肺大肠、脾胃、肾膀胱的脏腑分配观点,从而使独取寸口脉法在理论与方法上趋于完善,推进了这种简便易行的诊脉法的临床普遍应用。

《脉经》的脏腑定位,历代除大小肠、三焦脉位略有歧议外,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中医脉学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述脉象的临床意义

《脉经》对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也作了大量论述:

一是对脉象主病进行原则概括,如“迟则为寒”,“洪则为热”;

二是结合脉、证、病机、治疗进行综合总结,如“寸口脉芤吐血,微芤者衄血。空虚血去故也。宜服竹皮汤、黄芪汤,灸膻中”等。

这些论述反映出当时的脉象病理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对临床也一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脉经》问世之后,备受历代医学家的重视,隋唐后被列为学医必读书目,而且对国外医学的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王叔和其实姓“王叔”

一般人都认为王叔和原姓王,名熙,字叔和。

但据考证,王叔和应姓“王叔”,名和,是周襄王儿子王叔虎的后代。

清朝名医大家李士材(著有《本草图解》)门下的嫡传弟子尤乘,曾出任清朝太医院御前侍直三年。

他在所撰《尤氏(乘)增补诊家正眼》中说:“西晋王叔氏所著脉经,其理渊微,其文古奥,读者未必当下领会,以致六朝高阳生伪诀,得以行于世,而实为大谬。”

可见,王叔和确实非“王氏”,而是“王叔氏”。

王叔和,具体生卒年不详,是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名熙,高平(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两城镇)人。

王叔和出生在山东一个封建贵族家庭里。他从小就勤奋好学,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

后来,他跟随族人从洛阳迁往荆州。当时,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正家居荆州所属的南阳。

王叔和非常倾慕张仲景的高超医术,一到荆州,便到南阳拜师求学。在张仲景的教诲下,王叔和刻苦钻研各种医学知识,四处行医治病,认真摸索实践,很快便以“学识渊博,洞识修养之道”著称,成为当时的名医。

据说,王叔和在担任太医令期间,皇后得了难产病。王叔得在皇帝的要求下治好了皇后。

可王叔和却误以为是自己不知何时触怒了皇帝,而皇帝要治他的罪,便急忙逃跑。在途中因害怕被捉住,他就拾铁丝虫吞服而死。

皇帝想到他治好了皇后,又由于误会而死,就把他厚葬于湖北省麻城县(今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

公元261年,后人在王叔和死后所葬的老爷山上建了一座药王庙,并将附近的一个村庄改称为“药王冲”。

同系列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