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国际获奖有声电影《渔光曲》的外景地是浙江象山石浦

该系列: 电影渔光曲 共 4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石浦是个有600余年的渔港古城,位于长三角经济中心区的南翼,浙江中部沿海,宁波市象山县南部的石浦港畔,依山面港,陆地总面积119.5平方公里,其中沿海岛礁176个。

石浦渔港古城,独特而美丽。石浦人世世代代以海为生,蕴涵出众多神奇的渔文化和渔风情,丰富而广博,“郎不耕田侬不结,一年生计在渔船”便是她真实写照。尽管时代变迁,但徜徉在石浦老街中,依然可以玩味到明清建筑的丝丝风貌,渔贾文化的连绵气息。石浦渔港古城的主街,空间封闭连续,台阶高低曲折,封火墙沿巷跨街,层层递进。集江南古镇的古朴灵秀和山城渔港的蜿蜒多变于一体。

石浦是中国最早海洋渔业发祥地之一,秦汉时即有先民在此渔猎生息,唐宋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渔商埠,海防要塞,浙洋中路重镇。如今,石浦时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全国渔业第一镇、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走在石浦古镇的纵横阡陌之间,说不定会触碰到渔港先人的遗泽。

海洋文明孕育下的古镇,与小家碧玉般的江南水乡大异其趣。石浦古城沿山而筑,依山临海,人称“城在港上,山在城中”。它一头连着渔港、一头深藏在山间谷地,城墙随山势起伏而筑,城门就形而构,居高控港是“海防重镇”石浦古城雄姿的主要特征。

石浦因渔业而兴旺,又反哺了渔业的发展。作为历史上沿海中路的一个重要渔港和商贸港口,它的周遭皆是海洋文化与渔业文化的活化石。

古镇的老屋梯级而建,街巷拾级而上,蜿蜒曲折。“街道爬山坡,台阶密麻麻”是它的特点。古人用拾级升降的方法,开筑了这段长147米、落差35米的“S”状街道。

这条福建街由福建人在康熙年间创建。让它出名,却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部在国际上得奖的电影《渔光曲》。

《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得奖的有声电影,它的外景地———反映渔民海上艰辛撒网捕鱼、渔霸欺压盘剥的实景均在象山石浦拍摄而成,石浦与《渔光曲》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3年9月,导演蔡楚生率演职员王人美、韩兰根等30余人到石浦深入生活,21岁的聂耳作为《渔光曲》的作曲者也一起来到石浦。他们在东门岛、火炉头等渔民茅棚区体验渔民的疾苦、了解海上作业情况,住在石浦金山、浦江两旅社,日出夜归,驻留月余。

金山旅馆今何在?一条有300多年历史的狭窄街道,在一幢二层瓦房中找到了曾迎接过摄影组下榻的旅馆主人柯四弟。82岁的柯爷爷向来访者讲述了他记忆中的一些片断:“当时我才10岁,我父亲的旅馆由于地理位置一头连接瓮城,一头通向渔港码头,因此属于主要通道。一天,我看见旅馆里来了很多客人,带着很多行李,还有一些新奇的东西。后来听长辈说,那是来拍电影的摄制组。”

柯四弟老人回忆说,当时聂耳也住在金山旅馆,空闲时,他还把附近的小朋友召集在一起教唱歌。摄制组早出晚归,就在对面东门岛拍摄。据老人回忆,20世纪八十年代末,石浦人民为了纪念聂耳这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在石浦港畔的海滨公园,树起了聂耳的雕像。

为了真实演绎渔民的生活,摄制组还登上东门岛体验渔民生活。而乘渡船登上这座历史悠久的小岛,可以去探访当年看过拍摄的郑兰花老人。

来到了郑兰花老人的家。老人为来访者们唱了一段哀婉动人的《渔光曲》:“云儿飘在天空,鱼儿藏在水中,早晨太阳里晒渔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

郑兰花告诉客人们,当年她9岁,拍电影的人来到东门岛时,整个岛都沸腾了,大家都赶去看热闹。每天从学校放学,她和小伙伴们就奔出教室,好奇地远远地看着那些人穿着渔民的衣服忙忙碌碌地表演,时而一片肃静,时而一片嬉笑声。

现在,岛上渔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要有电影放映队来岛上放电影,大伙都会早早吃完饭,集中在晒渔网的那片空地上,围坐在一起看电影。

中街始建于明代,曾是繁华的商贸街,沿街有商铺100多家,巷铺内的街面房大多以木板筑墙,屋檐窗棂,写满了古老的沧桑。而每隔一段所建的月洞门式的防火墙,高高伸出小巷内的屋脊,仿佛书的章节,戏的分段,点缀出一个个标题,细细辨认,还能看出些“泽通赢海”、“带砺永存”、“庆隘康衢”的字样,很有些文化的内涵。

石浦的小巷却不同了,特别安静,远离闹市的尘嚣,似乡间,却比乡间的齐整,似街坊,又无商埠的喧嚷。那又深又长的石板路,走在上面,的笃作响,让人静静游走。那曲曲折折的弯道口,总带来不一样的景致,有高矮错落的墙头,有斑驳的苔痕,还有墙上伸出的藤萝,古朴而幽静。

走这样的小巷,犹如初恋约会,是绝不会让人生厌的。也许是夏日午后,墙门内也难得看到有人走动,一切都是那么的从容安详。窗沿门边,有些用泥盆子栽着的葱蒜,还有海螺做成的吊坠盆景温柔地安静地守候着,仿佛等待久违的收获,等待远归的人儿,等待那一船的诺言和秘密。

因为休渔,码头泊满了密密麻麻的渔船,安然地,像是终于返航的男人们,打渔归来,回到温馨的港湾。

同系列其他文章